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沈阳故宫:(shen yang gu gong ) 是我国清朝初期(1625—1644年)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和...
详细介绍
沈阳故宫:(shen yang gu gong ) 是我国清朝初期(1625—1644年)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一六四四年十月,清政权迁都北京后,沈阳故宫就成为“留都宫殿”。
沈阳故宫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建筑,从造型到结构,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它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筹建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期又有部分增建。全部建筑三百余间,清乾隆年间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六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1954年,国家决定在沈阳故宫设立清代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后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1926年以后,其建筑群陆续辟作博物馆(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1961年3月4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单位。2004年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了中国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